X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生活
今日热点

  • 喜迎二十大·文脉颂中华|“传统手工艺大课堂”视频连播(三)

  •  发布时间:2022-10-17 21:33:30   来源:华夏蒙商网 
  •  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。内蒙古展览馆“传统手工艺大课堂”将陆续展播内蒙古部分传统工艺视频和技艺传习视频,敬请关注。

      《老绥元烧麦制作技艺》

    微信图片_20221017213707.jpg

      烧麦在全国各地都有,比如粤式早茶、江南蒸点里,都有名为“烧麦”的食物。然而,彼烧麦非此烧麦也。南方的烧麦一般是猪肉、荸荠、虾仁等做馅,用糯米做的皮。吃起来口感很独特,但是与呼和浩特的烧麦比起来,除了名称,看不出是同一种食物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1017213657.jpg

      呼和浩特的烧麦过去最讲究的看法是,首先要用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上的羊肉。草原是一个生态群的概念,不单是草,间杂而生的有数不清的百花,它们有的就是中药材。羊群在运动中食用这样的多样性植物,肉质才会鲜美。当然,还有生态美好环境下的湖水、池盐,蓝天白云的清幽环境。

      上个世纪,有一种讲究,说烧麦的大葱要用呼市郊区毕克齐的。现在,一般都用山东大葱。大葱入烧麦馅只用白玉般的葱白。

      生姜和胡麻油也是核心原材料,特别是胡麻油,这种产自北方高寒地点的特产,香味独特,与生姜、葱末、羊肉结合后,有一种多人魂魄的香味儿。

      当然,少不了额吉淖尔或吉兰泰、雅布赖等盐湖生产的大清盐。在古地质史上,黄河流经的内蒙古段曾经是大海,当陆地在地质变迁抬升之后,大海的一部分盐留了下来,在地下形成盐矿。在古代医书里,大清盐是一味矿物药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1017213710.jpg

      呼市烧麦最具观赏性的是它的皮儿,经过一段时间醒发的面,在厨师巧手的打扮下,变成小裙子一样的造型,又像是盛开的莲花。烧麦很像包子,但包烧麦的手法却很独特,其中最大的特点是不封口,让烧麦皮儿上的褶皱向中间靠拢,形成花骨朵半开放的造型,之后上屉蒸7、8分钟即可实用。

      我们在片子里说,呼和浩特的早晨是从一屉烧麦中醒来的,一点也不为过。一般的呼市人,如果外地来了朋友,早餐首选就是烧麦。

      吃烧麦,对于“苛刻”的人来说,是很讲究的,大砖茶和老陈醋是烧麦的两员偏将。

      首先,老陈醋要备好。烧麦热气腾腾被端上来,用筷子夹取一只,轻蘸一下碟子里的陈醋,之后要开一个小口,一股蓬勃气息的汤汁和肉面一起就会进入嘴里。这一口,醋还只是个陪衬。之后,将咬开的烧麦至于醋碟中,让醋慢慢浸润,等到吃第二口时,肉粒与姜葱胡油抱团的馅儿就会成为主体。这一口如果没有陈醋,会显得很腻,陈醋的地位得到提升。

      一口烧麦一口茶,也是吃烧麦的规矩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1017213713.jpg

      茶是大青砖茶,这个产自南方、普及在塞外的“砖块”,曾经是万里茶道上的宠儿,也是今天的瑰宝。大砖茶不仅解腻,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是几百年茶叶之路上最耀眼的风景,从最远的泉州一带,在武汉集中加工,通过呼和浩特的商号,跨过阴山山脉,经蒙古国再向西,直到圣彼得堡,全长1.4万公里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1017213717.png

           茶叶与烧麦有着说不清的互动关系。依照一种溯源的说法,烧麦诞生于茶馆。说是早年的旅蒙商人在茶馆里谈生意、叙别情,喝茶喝饿了,就把随身带的面饼让茶馆给热一下,有时候会在面饼中夹带一些肉。这个普遍的需求被茶馆老板们捕捉到了商机,于是茶馆做馅,食客带饼,成为一道茶食。再后来,人们在面皮和馅儿上反复研究,经过几百年的努力,烧麦就独立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美食了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1017213719.png

           呼和浩特别名青城,筑城史始于明代中期。其实,在这片黄河干流与重要支流大黑河及大青山支流的冲击扇上,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。因为气候宜人,早在60~70万年前开始,古代先民们就在大窑一带生活居住,那里坚硬的砾石丰富,留下了最早的石器加工场。成语里著名的词汇“胡服骑射”就诞生在这一带,秦汉云中古郡、北魏盛乐都城等,都在呼和浩特平原上建造。文字史以来,这里一直是多民族融合生活的地带,被一条浩荡的黄河见证着。

           在烧麦的基因里,农耕的面食、胡麻、大葱、生姜等,与游牧的羊肉巧妙融合,成为独特的味蕾体验,飘香塞外。而今,老绥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,让烧麦走向了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海南岛……(来源:内蒙古展览馆信息平台)

    编辑:乌日娜

X
 

 

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(蒙)2015144号 投稿信箱:houbing888@126.com 联系电话:17338115667 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 蒙B2-20150029 网信备201400003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(蒙)20160001号

 微信图片_20220428103330.png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024号 承办单位:蒙商传媒        技术支持:微邦网络